“互聯網+”在許多人眼里已經站上“風口”。這的確是當下“最大的現實”——就產業革命而言,“互聯網+”已經是無可爭辯的大趨勢,成為面向未來發展無法回避的路徑,也是同“創新”密不可分的“姐妹詞”。 就在“科創中心”方案即將出爐的當口,幾天前,上海市政府剛剛與阿里巴巴簽約,在政府服務、金融創新等方面加速“互聯網+”在滬落地。就在不久前,上海與騰訊也有類似的重磅合作;近日的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稍遠的“上交會”等等,亦無不呈現“互聯網+”的濃墨重彩。 對上海而言,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進軍,是否踩準了“互聯網+”的“點”,也是參與國際競爭、考量創新成效、判斷城市“全球影響力”的關鍵指標。要真正踩準這個“點”,就需要探尋“互聯網+”背后的本質。 “互聯網+”這個“+”號不是一種簡單的附加,互聯網帶來的變革早已超越技術范疇,指向社會治理方式,尤其是要顛覆傳統的政府管理服務方式。如果僅僅把“互聯網+”視作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產業的嫁接,恐怕只觸及了皮毛,可能錯失真正的機遇。這個機遇,正是政府改革的機遇。 對政府而言,更多地將“互聯網+”視作一種改革的“方法論”,不但有助于實現“互聯網+”本身的意圖,也是政府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舉。上海在兩個多月前就提出,要“用互聯網思維推動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而“互聯網+”作為一種方法論的內涵,恰與需要革除的舊習針鋒相對。在科創中心建設行將沖刺的當口,審視這些內涵,前行將獲益良多。 比如,“流通”與“分享”——互聯網意味著信息流動,政府卻曾習慣于“各自為政”。自設壁壘的政府部門往往變成“信息孤島”,大量數據無法流通共享,行政效能只能低下。“簡單采集和累加的數據并不是資源,經過處理并能夠進行廣泛深化運用的數據才是真正的資源”。“互聯網+”時代,政府唯有以互聯互通,才能跨越從“大量數據”到“大數據”的一步之遙。 比如,“扁平”與“高效”——互聯網大大減少中間環節,傳統的政府管理卻依賴于重重關卡。繁復的審批,一度是政府證明“存在感”的最好方式。但顯然,在力求高效、活力的“互聯網+”時代,條目過多、運作不透明的審批,已經“不合時宜”,政府唯有持續不斷地“簡政放權”,才能以自身減法換“活力的乘法”。 又比如,“用戶”與“體驗”——互聯網最講“用戶體驗”,政府卻曾習慣于“我說了算”。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和市民就是政府的“用戶”,政策制訂是否切準他們的需求,各項扶持是否合乎對方心意,已不能由政府“自說自話、自娛自樂”;相反,政府要以服務效能的不斷提升,力求企業和社會給予“好評”。 顯然,“互聯網+”為政府改革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方向。改革說易行難,卻也可以化繁為簡,歸結起來不過兩條:一則“開放”,二則“定位”。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也是這個時代核心的特質。“互聯網+”下的開放,考驗的不僅是發展“外向型經濟”的能力,更指向政府向各類市場、社會主體的開放氣度,以及政府內部的開放水平。用開放的態度面對新事物,用開放的方式解決新問題,這是擁抱“互聯網+”的應有之義。 而開放的成效如何,歸根到底取決于政府對自己的定位。有互聯網業界的行家稱,“互聯網+”時代要重新排一排“座次表”:用戶第一,創業者第二,投資者第三,巨頭們第四,專家學者第五,政府官員第六。也許有人覺得難以接受,但只要真正從為民服務的宗旨出發,從互聯網思維出發,擺正自己的位置并非難事。如果依然照著舊有的思維方式,依仗行政權力“畫葫蘆”,怕是要與“互聯網+”的大勢南轅北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