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對企業和個人的影響都非常深遠,對于建筑企業會直接影響到企業資質管理、項目招投標等方方面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領導一直在倡導淡化資質管理,其淡化的前提就是社會信用體系的形成。一項制度是否真正能落地,取決于三點:1)是否符合事物發展規律?2)決策層是將事情做成的決心有多大?3)面臨的阻力有多大?在中國決策層的意志與決心尤其重要,因為每一項改革都將面臨既得利益者的反對,都是多方博弈的結果。 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環境 1、社會信用體系建立符合事物發展規律。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企業無信,難求發展;社會無信,人人自危;政府無信,權威不立。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既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必然要求,也是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的客觀需要,不論是對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還是對社會治理創新,乃至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強化信用意識,規范市場主體信用行為,充分發揮政府在完善信用制度、改善信用環境中的作用,努力在全社會倡導和培養誠實守信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多次專題部署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構筑誠實守信的經濟社會環境,并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構建信息共享機制等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 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 2014年6月14日,國務院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社會信用基礎性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基本建成,信用監管體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務市場體系比較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全面發揮作用。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市場和社會滿意度大幅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普遍增強,經濟社會發展信用環境明顯改善,經濟社會秩序顯著好轉。 三、國務院對工程建設領域信用建設的要求 《通知》對工程建設領域信用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具體內容如下:推進工程建設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加快工程建設市場信用法規制度建設,制定工程建設市場各方主體和從業人員信用標準。推進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依托政府網站,全面設立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專欄,集中公開工程建設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推動建設全國性的綜合檢索平臺,實現工程建設項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開共享的“一站式”綜合檢索服務。深入開展工程質量誠信建設。完善工程建設市場準入退出制度,加大對發生重大工程質量、安全責任事故或有其他重大失信行為的企業及負有責任的從業人員的懲戒力度。建立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評價結果與資質審批、執業資格注冊、資質資格取消等審批審核事項的關聯管理機制。建立科學、有效的建設領域從業人員信用評價機制和失信責任追溯制度,將肢解發包、轉包、違法分包、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等列入失信責任追究范圍。 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現了五個突破 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開始駛入快車道。初步梳理,可以歸納為“五個突破”。一是建立了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意味著法人和其他組織有了統一的“身份證號”,這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技術基礎的重大突破;二是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在轉變政府職能、推動簡政放權的總要求下,建立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制度的指導性文件,這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職能定位的重大突破;三是組織力量建設了“信用中國”網站,作為第一個政府層面向全社會推出的信用體系建設窗口,6月1日正式開通運行,當天點擊率超過120萬人次。這是拓寬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傳播渠道的重大突破;四是建設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依托電子政務外網,建立了部際信用信息共享交換網站,目前已接入了36個部委,這是打破“信息孤島”的重大突破;五是推動對失信行為實施聯合懲戒,繼去年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等8部門,對俗稱“老賴”的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后,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稅務總局等21個部門共同研究出臺對失信納稅人的聯合懲戒措施。最近又聯合39個部門,將出臺對工商領域失信企業開展失信行為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并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出臺對上市公司、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失信行為的聯合懲戒措施,這是大幅提高失信成本、減少社會失信行為的重大突破。 五、社會信用體系下一步建設的重點 (一)“三大突破、四大領域、五大平臺、六大舉措”。 1、“三大突破”:一是全面實施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確保10月份實現“三證合一”“一照一碼”。二是建成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制度,為信用信息共建共享,特別是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和“信用中國”網站建設提供保障。三是普遍建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切實提高失信成本,強化聯合懲戒的威懾力和影響力。 2、“四大領域”:一是加快推進政務誠信建設。二是深入推進商務誠信建設。三是加強社會誠信,大力鼓勵、推動個人征信系統的建設與運用。四是大力推進司法公信建設。 3、“五大平臺”:一是完善“信用中國”網站。二是加快建設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三是創建一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四是培育一批優秀的信用服務機構。五是組織開展信用文化建設和教育培訓示范項目。 4、“六措并舉:一是以“信用中國”網站為載體。二是以內部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為載體。三是實施行政部門的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7日雙公示”。四是建立企業信用承諾制度。五是結合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全面推進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六是運用大數據對企業信用狀況評價和預警。 (二)十大支撐,夯實責任務求實效 一是支撐簡政放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二是支撐投融資體制改革,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三是支撐財政性資金優化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四是支撐資本市場風險防范,防止線上線下信用風險失控。 五是支撐電子商務健康發展,規范市場秩序。 六是支撐公共資源交易改革,引導市場良性競爭。 七是支撐網絡社會治理,凈化網絡社會環境。 八是支撐惠民政策落地,進一步改善民生。 九是提高青年誠信道德水平,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十是規范司法執法要求,提高公權力使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