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向全黨和全國人民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并且強調指出“經濟體制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這為我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富民產業。建筑業從業人員多,2012年底建筑業從業人員為4180萬人,按三口之家計算,這個行業涉及全國一億二千多萬人口,建筑業如果實現增加值和人均收入的“雙倍增”,將為全國到2020年實現“雙倍增”目標做出巨大貢獻。 建筑業是各行各業中最早進入市場經濟的行業之一,為什么改革開放30多年反而覺得路子越走越窄,甚至有些建筑業企業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我認為這就是擺在我們建筑人面前需要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的課題。 首先,《建筑法》已經到了必須重新修訂的關鍵時期,不能再拖延了。建筑業要深化改革首當其沖應該有一部適合中國國情的《建筑法》。現在建筑市場某些混亂與沒有一部強有力的既管甲方又管乙方的《建筑法》有直接關系。現在的《建筑法》充其量只能算是房屋建筑法,法律的滯后為市場分割、行業壟斷留下不該留下的空間,使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管,在各種開發區、經濟園區面前形同虛設。 其次,建筑市場管理和建筑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只有通過深化改革才能解決。 第一,關于建設工程采用招標投標的方法必須改革。 有關招標投標的文件核心是“最低價中標”,理由是國際上承發包工程的慣例如此。實際上現在實行的不顧中國國情的最低價中標是錯誤的。通過對比,我發現中外建筑工程承發包的外部環境存在五個不一樣:一是,設計施工一體化,國內由于體制上的原因,絕大多數項目都是設計施工兩張皮,施工企業能做的只是按圖索驥,沒有辦法參與在設計階段采用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控制造價、節約成本的工作。二是理念上不一樣。國外認為承包商賺取合理利潤是應該的,如果報價中施工企業應得利潤過低,建設方審查后反而擔心工程質量會因此受損,即使最低價也判定為廢標,而國內是在根據預算定額測算出的標底基礎上,還要下浮10%~20%,這顯然是不科學也不合理的,等到最低價中標后,再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追加工程造價,不僅為腐敗開了方便之門,同時也說明按最低中標價工程是干不出來的。三是,社會保障費用在國外是統統進工程成本的,而國內很多省預算定額中未明確列支社會保障費用,有的省雖然列出該項費用,但費率明顯是偏低的。四是誠信體系不一樣。國外在簽訂合同前,斤斤計較,但是一旦簽訂合同了,按合同辦事。國內很多項目上報到招投標管理部門備案是一種合同版本,俗稱“陽”合同或備案合同,另外私下根據甲方要求還得簽一份“陰”合同(即見不得陽光的合同),盡管其“陰”合同對施工單位簡直就是霸王條款,但不簽就別想中標,“陰陽合同”已成為目前國內承接工程任務的潛規則。問題是即便按這樣的合同施工了,等到交工仍拿不到合同規定的工程款。因為必須經過審計部門這道關。這種審計審一次,達不到預期目標,隨即更換審計事務所重新審,審計拖一、兩年時間也不鮮見,為的是盡量少給工程款和拖延付款時間。五是,國外講究甲乙雙方平等,甲方要求乙方對合同履約情況進行履約擔保,乙方可對等要求甲方進行支付工程款的擔保,即所謂“雙擔保”。而國內基本上只有甲方要求乙方的履約擔保,缺乏乙方要求甲方的支付擔保。因此引發了大量因拖欠工程款而拖欠民工工資的糾紛,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二,實際支付農民工工資與預算定額規定的人工工資嚴重倒掛,必須改革。 工程造價管理中預算定額管理模式是計劃經濟年代的產物,那完全是政府一只手的行為。現在盡管造價管理提出“控制量,放開價”的思路,但是預算定額管理仍在起決定性作用。在建筑人工費管理上,普遍存在用計劃經濟手段管源頭——規定定額人工收取,用市場經濟手段管結尾——按月(甚至按天)足額發放民工工資的現象。而計劃允許收取與市場實際支付之間差距太大了。全國多數省定額人工工資是每工日60~70元,現在支付情況是:沒有任何技術的輔助工也得一天支付120~150元,技工一天報酬已經高達250~350元。政策原則上規定的“放開價”,實際上不僅沒放開,而且嚴重脫離實際,讓施工企業蒙受因政策制定不合理造成的虧損。為什么人工工資取費不能發揮市場一只手的作用,采取隨行就市呢? 第三,各類保證金制度必須進行整合,重新設置。 2008年一些社團組織對建筑行業各類保證金進行調研,各類保證金額約占合同總造價比例10%左右,五年過去了,這次調研發現保證金占合同造價比例竟達到20%。施工企業反映已不堪重負。最近江蘇省建筑市場管理協會專門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及實際情況進行調研。可以說是亂象叢生:一是收取沒有統一標準。有的地區規定具體數額50~100萬元不等,有的地區則規定按工程合同造價的百分比收取,1%~5%不等,另設上限。二是收取范圍混亂。企業到一個地區施工,省、市、縣都提出交納民工工資保證金的要求,造成多頭重復收取,有的地區要求按項目交納,雖然已經注冊進來,但一事一議,即一個建設項目對應一款保證金,每個項目都得交。三是保證金返還不規范。按常理,工程結束了,確認沒有任何拖欠民工工資現象,百分之百返還就完事。現在經常是往返多次交涉也不痛痛快快返給企業,有的提出必須工程結束滿一年,更有甚者,讓企業寫出書面承諾,永遠不再進該地區施工才返還,否則就“暫”不退還。有個大型企業老總在他們企業全國業務分布圖前對我說:“每個地區交100萬元,有的省還是好幾個地區都有項目,你幫我算算要交多少萬?我們的流動資金真的要流不動了。”四是多頭收取,監管不力。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由于在施工之前交納,所以必須交,于是除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外,勞動部門甚至總工會都有參與民工工資保證金的收取。保證金已收取多年,賬面反映的數額巨大,有的地區幾個億,十幾個億,有的地區甚至幾十億,這么多錢專款專用,每年動用只占收繳總數的零頭,巨額資金在賬上沉淀不僅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而且已經發生了由于缺乏有效監管,被有權染指的人動用保證金炒股而血本無回的案例。 第四,建筑業“營改增”必須符合建筑行業實際,不能加重企業稅負。 這個問題已經迫在眉睫,財稅部門規定建筑行業的增值稅率為11%,經全國很多省市行業協會組織的調研,有充分的證據證明11%的稅率過高了,如果堅持按這個稅率征收,不但背離了稅改減輕企業負擔的初衷,而且會對整個行業造成無可估量的傷害。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說過,這個問題(指建筑業營業稅改增值稅稅率過高的問題),如果不妥善處理好,征收不恰當的稅率,中國的建筑業企業有一半要破產。這絕非危言聳聽。 第五,建筑市場亂掛靠的混亂局面必須大力整治。 建筑市場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亂掛靠成了常態。由于企業資質門檻低,很容易就能申請一個低等級資質,而實際上低資質企業在市場靠自身又基本是接不到任務的,于是就采用掛靠高等級資質企業,向大企業“交點”(指管理費),一般1%~2%,然后就以接受掛靠的企業名義在市場上承接任務。以江蘇為例,企業總數20263家,而三級及以下資質企業高達12658家,占總數62.5%。這么多小企業,建造師及管理人員很多都是空掛的,換句話說,企業管理、現場管理都是很難到位的。這種掛靠的主要承包方式之一就是“一腳踢”承包。帶來的問題非常嚴重: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農民工工資糾紛不斷。住房城鄉建設部為規范市場專門發了建市[2011]86號文件,對包括非法掛靠轉包在內的各種不規范行為作出界定并明令禁止。但現實情況是有令不止,掛靠越演越烈。究其原因,制止亂掛靠,不能治標不治本,必須要針對市場實際采用“釜底抽薪”,讓專門靠掛靠生存的企業,違規違法成本大大增加。 第六,建筑產業化必須要有強力的政策支撐。 建筑產業化是指利用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等手段來構造建筑物,利用信息化等方式來管理建筑生產經驗的一種建筑工業化發展趨勢。發達國家的建筑產業化的比例已超過60%,我國卻剛剛起步,與龐大的基本建設規模相比,我國建筑產業化率可以說微乎其微。實際上從先行一步的建筑產業化企業的實踐中,建筑業同行都對推進建筑產業化在節能節水、降低污染、綠色環保等方面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識,很多大企業中有識之士認定這是建筑業長遠發展的方向,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那么既然如此,為什么不抓緊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呢?首先是實行建筑產業化前期投入比較大,少則幾千萬多則上億元,這還不是癥結所在,關鍵是缺少政策的扶持。據調查,凡是采用建筑產業化干的項目,規模十萬平方米以下,都是賠本買賣。所以不要說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就是現在已建起來的建筑產業化企業,如果沒有政策扶持也支撐不了多久。這里說的政策扶持最直接就是稅收政策。建筑產業化的特點是建筑物梁、板、柱及樓梯等部件均在工廠的流水線上生產,然后拖到工地現場去裝配施工。同一部件在工廠里生產出來征17%的增值稅。接著運到工地安裝又要征收11%的增值稅(目前征的是營業稅),顯然這其中有一部分是重復征收。有企業測算重復征稅率高達60%。 第七,建筑企業內部也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 全國除“中”字頭的大型國企和省屬龍頭大企業外,絕大多數都經過產權制度改革。現在改制企業中反映出的問題已經影響到企業乃至行業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家族式企業面臨人才流失和后繼無人的問題;二是經股份制改造的企業,因原先一批創業的同志年齡偏大,這些人中的董事涉及股權流轉問題;三是股份制企業如何轉型升級以及長期穩定發展,如何打造“百年”老店的問題。 在建筑業企業中,家族式企業占得比重相當大。董事長、總經理、財務負責人以及材料設備部門負責人等都是一個家族的人擔任。每年賺個幾百萬,多的賺上千萬,小富即安的日子過得不錯。但由于一股獨大,技術和經營管理人員都是打工仔,時間一長,有點本事的人漸漸留不住,人才流失嚴重。最頭痛的是誰來接班的問題。一種情況是兒子、女兒大學畢業后有自己的志向,不愿意承接這份與泥瓦匠打交道的接力棒;另一種是雖然二代接了董事長的班,但無法勝任,無論是市場開拓、企業管理還是人脈資源都大不如前,企業走下坡路的案例屢見不鮮。 而股份制企業如果股權設置不合理,股權流轉制度不順暢就不能得到企業新進職工的認同,企業同樣存在潛在風險,更不用說是打造百年老店了。實踐證明,唯有企業深化改革才能解決這些矛盾。 涉及機構設置、《建筑法》重新修訂,這些都是頂層設計所考慮的事,我們只能講實情、作呼吁。本文現對前面舉例涉及建筑行業健康發展的存在問題,說點深化改革的建議。 建議一:中國的招投標制度要進行改革。我國現行做法在企業外部生存環境上與國外做法存在“五個不一樣”的情況下,把“最低價中標”的概念搬到國內建筑市場,是對建筑業企業最大的不公平。特別是在現如今投資多元化的情況下,根據統計資料,2012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到位資金為409675.6億元,其中國家預算資金為18958.7億元,只占總額的4.63%,最低價中標的結果,為了給占投資總額4.63%國家預算省錢,建筑業也得給其余95%以上的多元投資項目讓利。工程造價下浮要有個度,不能冒著犧牲質量的風險,采用最低價中標。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以蘇建招〔2010〕333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資金投資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監管工作的通知》對于國有資金投資的項目規定了招投標投標價下限:房建項目最多下浮3%,安裝和裝飾工程最多下浮5%,市政工程最多下浮8%,園林工程最多下浮10%。超過下浮部分的就是廢標。這實際上是對盲目不設下限最低價中標辦法的一種否定。那么國有資金投資項目為了保證工程質量,設置了投標價下限,為什么不可以推廣到所有工程呢? 建議二:工程造價管理要真正貼近市場經濟實際。定額本身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對于控制投資,對項目造價進行科學的管理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造價部門的管理也在努力進行改革,特別是推行的工程量清單計價的管理就是要實現政府定價向市場定價轉變,其主導原則就是“確定量、市場價、競爭費”。它的基本方法是,根據具體工程的施工圖紙計算出各個清單項目的工程量,再根據各個渠道所獲得的工程造價信息和經驗數據進行計算得到工程造價。從制度設置上應該沒有問題,那怎么會出現實際支付農民工工資與預算定額規定的人工工資嚴重倒掛的問題?主要是原則上規定“市場價”,但實際上全國大多數省仍在采用各地區規定的定額人工工資標準。企業為人工工資標準低反映強烈了,就上調一次,維持一、二年,等到二者工資反差太大了,企業又不停訴求,造價部門再組織調研和測算后,再上調一次,周而復始,但每次都是滯后并且調不到位的,每次都被實際發生的民工工資價格遠遠拋在后面,于是建筑業企業在人工工資這部分始終處于虧損狀態。在計劃經濟年代,企業的工人和管理人員都是根據工資級別按月拿固定工資,因此施工企業的人工費收入和支出是同口徑的,甚至管理得好,人工費還可以有少許結余。現在是源頭沒改,仍然是計劃經濟的做法,而支出方式卻變成完全市場化的隨行就市,在“民工荒”的情況下,工人的工資一年數變,一個項目數變,并且提出按天發放,這對于施工企業來說,人工費收入和支出就完全不是統一口徑,虧大了。同時需要說明的是施工工人日工價的上升,這一方面是建筑行業苦、臟、累,與其他行業相比工人心態不平衡所致;另一方面由于民工荒一年比一年嚴重,做建筑的人逐年減少,沒有高工資的吸引,企業招不到干活的人;再一個方面,物價的逐年上漲,建筑從業人員為獲得溫飽,要求上漲工價也是事出有因的,情有可原。江蘇是建筑大省,發現這種情況就積極采取應對,學習深圳地區發布人工工資信息價的做法。以蘇建價〔2012〕633號文,發布了《關于對建設工程人工工資單價實行動態管理的通知》,使工程造價管理更貼近市場經濟實際情況。如果全國各地區工程造價管理部門都研究和重視這個現實問題,帶來的將是施工企業的福音。 建議三:整合建筑行業各類保證金。既然建筑行業各類保證金絕大部分是在建筑行業的招投標辦、質監站、安監站、建管處、行業勞保統籌辦等各職能部門收取的,為什么不能進行整合?江蘇省建筑市場管理協會在2008年提出建議:取消各類保證金,設立“綜合保證金”,費率按當時調研保證金約占工程合同額10%的比例,攔腰砍為5%,施工期間作為各類保證金統一使用,竣工后收取5%直接轉為質量保修金。這樣施工企業由于保證金造成的資金壓力就減輕一半。這涉及到很多職能部門,要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意義形成共識,就能坐到一起研究如何實施。 建議四:確定合理的建筑業“營改增”稅率。關于建筑業“營改增”,建議把已公布確定的費率11%,實事求是降為8%(直接降為6%的話,國家稅收將減少),既然有關部門已經發現政策有偏差,在目前沒有造成影響和損失之前,及時進行調整是明智之舉,是真正的關愛民生,是真正在維護政府的公信力。如果為了所謂的“面子”,明知道稅率定高了,但采取其他變通方法來補救(如“先征后返”),這是不可取的。一是實事求是明確稅率,對國家對企業都有利;二是采用先征后返,手續繁雜不說,現在的體制下根本返不了,特別是建筑業企業異地施工的多,指望項目所在地稅務部門給予外地施工企業返稅,也是根本做不到的事,到頭來還是施工企業吃啞巴虧。一步到位,把政策確定,稅率降到合理幅度,真正維護稅法的尊嚴,因為征過頭稅和征重復稅都是違反稅法的行為。 建議五:政策上強有力地扶持建筑產業化。這個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已經十分關注。今年“兩會”期間,九三學社中央經過深入調研,不僅提交了提案,還形成了給中央領導的《關于促進建筑產業化的調研報告》。今年11月7日,全國政協在北京召開座談會,會議主題就是圍繞“建筑產業化”,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了會議。俞正聲指出要按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推進建筑產業化相關政策法規,積極抓好落實。這里實質含義也就是建筑產業化的問題,已經得到中央領導的重視,為此我們樂觀地預測,只要進一步明確建筑產業化的政策法規,建筑產業化在中國的實現將是指日可待。 建議六:把內部深化改革放在企業轉型升級首當其沖的地位。前文所提及的家族式企業要想留住人才一定要從股權結構改造上入手,由一股獨大或絕對控大股向相對控大股轉變。拿出一部分股份對公司經營和技術骨干采用送、配、獎等多種形式作為股東明確下來,逐步讓企業的有用之才實現打工仔變企業主人的華麗轉身,極大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江蘇省建集團2006年底被一家民營企業以1.1億的價格收購,完成了產權制度的改革,當年完成產值6億多元。由于股權處置得當,不僅管理人員和職工的收入大幅度提高,而且企業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2012年完成產值152億元,今年有望突破200億元。很多企業董事會面臨董事年齡偏大,這些同志的董事職位及其所持有的股權就涉及到如何由股東民主選舉出新董事和股權平穩流轉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處理不好,能讓一個好端端的企業很快垮掉。南通四建為我們闖出了一條新路,創造出了成功的經驗。他們及時出臺了《南通四建股權進退出機制管理辦法》,人退股退,打破“世襲”制,讓公司股東始終處于流動狀態,保證股權始終掌握在公司在職在崗的經營骨干手中,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補充和創新,不僅讓年輕人看到希望,而且還盡可能的保證了當初創業老同志的利益,打開了一條適合改制后施工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成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江蘇龍信建筑集團,為了打造“百年老店”,在轉型升級中提出由建筑承包商向建筑服務商轉型的理念。由過去干毛坯房轉為以干精裝修房為主,與知名品牌的建材供應商及家用電器供應商結成戰略伙伴關系,把產業鏈向兩頭延伸,上游的建材如地磚、面磚、地板、衛生潔具和下游的配套空調、熱水器等等,兩頭的批零差價龍信公司都賺了,中間自己再配套金屬門窗、家俱廠,所以不僅保證龍信品牌的產品質量,而且公司效益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公司在自己開發項目上,嘗試做養老事業,思考企業發展了如何多承擔社會責任。這些企業正是因為抓住了企業自身的深化改革,所以企業生產經營風生水起。 建議七:盡快出臺《建筑市場管理條例》。《建筑市場管理條例》對加強建筑市場監督管理,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維護建筑市場當事人合法權益,保障建設工程的質量和安全至關重要的,應抓緊頒布實施。為了解決建筑業法律缺失的問題,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國務院法制辦做了不少工作。2012年1月17日國務院法制辦秘書行政司就曾給江蘇省建筑市場管理協會發函,要求我們對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起草的《建筑市場管理條例(送審稿)》,提出意見。我們高度重視,立即組織會員單位進行調研和討論,并于函件規定的日期(2012年2月29日)前,以正式文件向國務院法制辦秘書行政司對修改情況進行了書面匯報。2012年11月22日江蘇省建筑市場管理協會再次收到國務院法制辦公函(國法農函[2012]6號),要求在2012年12月22日前對已經公示的《建筑市場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再次提出意見,我們核對了2月份上報的修改稿,發現該征求意見稿對于我們提出的52處修改采納了22處,同時我們按照要求于2月13日又報出了經研究的修改意見。這一晃整整一年時間過去了,滿心希望能通過《建筑市場管理條例》彌補建筑業法律的缺憾,現在變得如石沉大海。 |